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来源: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2-2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两个结合,紧抓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13.1亿元,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达3.9亿元,较去年增长25%。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1亿元,较去年增长15%。全市新增双创载体9个,各级各类双创载体达34个。1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数排全省第三位。创新指数、科技进步指数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新提升。

       一是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启动编制《工业强市战略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明确科技支撑工业发展行动指南。“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利用技术”等5 个项目通过省科技厅现场结题验收,第三批6个项目通过中期评估;今年5个项目成功入选,占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50%,带动项目总投资3.9亿元。开发出了钛白工业用卸饼机器人、高性能钛合金焊管、真空连续镀钛膜、钛合金康复医疗器械等10余项新产品。

       二是烟气脱硫产学研协同攻关取得新突破。攀枝花市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按照“BOO模式”与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理工大学进行了联合攻关,将“石灰石—石膏法”新工艺成功应用于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铁精矿烧结过程中的高硫烟气脱硫,成功解决了攀西钒钛磁铁矿铁精矿烧结高硫烟气难题,成果已在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公司烧结机烟气脱硫中成功应用。

       三是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落地。10万吨高温碳化、4万吨低温氯化产业化示范线建成试运行;3万吨/年盐酸法超细二氧化钛产业化、10万吨/年高端钒钛工磨具钢产业化等项目稳步推进;攀钢600吨/年宇航级钒铝合金生产线、恒晖科技氢化钛粉生产线建成投产;天民钛业公司、伦奇机器人公司、红宇新材料等企业在低成本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粉末冶金产业化以及推进新材料铸件及智能制造方面取得进展。

       四是创新引领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编制完成《攀枝花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引选油梨、金菠萝等新品种40余个,“锐华2号”等10余个芒果品种获农业部新品种权,凯特芒果通过国家品种审核认定,优质果蔬良种选育有效提升攀枝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0亩芒果科技示范园集成示范现代农业技术;新建芒果深加工生产线3条,农产品加工链条进一步延伸;国内首个芒果特色康养庄园正式开建。

    (二)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结合迈出新步伐。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引导力度加大。明确对重大创新产品择优给予最高500 万元资助;对开展技术交易活动的输出方、吸纳方和中介方按2%、2%和1%给予奖补;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大。初步建立孵化培育型、科技成长型、创新引领型三张企业清单,103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企业清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为分类指导企业发展,创建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

      三是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预计年底挂牌运行。

      四是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市农林科学院扩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先后实施成果转化项目 50 余个;转制类科研院所(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探索按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增量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分红。

       五是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融合。西区天脉科技获得科技支行专利质押融资贷款800万元,邮储银行为秉扬科技公司、鸿海科技公司增信140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专利质押融资贷款1500万元。

   (三)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进展,完成组建方案编制,正式上报国家和省发改委;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400万元;攀枝花学院挂牌成立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2018年国际钒钛研究院引进博士24名,正在充分利用攀枝花市“人才新政七条”大力组建钒钛合金、绿色冶金等7个领域钒钛创新团队,柔性引进市外知名专家4名,攀枝花学院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获得200万元支持;首次获得中央引导资金200万元支持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基础条件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热科院攀枝花试验基地建设;建成芒果创新工程中心和农业部芒果种质资源保护四川创新基地;组建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搭建中医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攀西分中心市校科技合作平台,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四)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一是专业型双创载体培育取得进展。全市新增载体9个,双创载体达34个,清华启迪之星在孵企业22家,毕业企业5家,省委彭清华书记来攀视察给予了高度肯定,成为四川双创的一张亮丽名片。组织65家团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18个团队进入四川省决赛,参赛团队与入围团队均创新高;全国同步举办“双创活动周”,共举办活动22场,参与人次20000余人次。攀枝花市创新创业座谈会召开,为打造2019“双创”工作升级版指明了方向。

       二是科技交流合作成效明显。柔性引进乌克兰伊万院士等专家与部分企业开展钒钛技术项目合作;促成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与安宁铁钛的固体氢燃料电池、王毅教授与九荣工贸的红石膏综合利用等6个重点科技合作项目在攀落地;梳理技术需求18项,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与四川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校市战略合作专项资金1000万元,“钛白废酸富集高钛型高炉渣中钛”“高品质Ti(C,N)及其多元复合固溶体粉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等前瞻性、中试及成果转化类项目30个落实推进;组织参展企业27家,参展产品50余种参加绵阳科技博览会,签约项目7个,金额13.36亿元;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获评为第五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先进集体。

       三是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加强。三线建设博物馆成功申报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新立项支持市级科普示范基地4家、科普示范学校1家、科普示范社区2家。编印了《钒钛产业知识读本》和《人工智能知识读本》。

    (五)知识产权创新联动发展效应更加突出。

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复核验收工作落实,完成工作总结和相关资料准备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报送,预计今年底将发布复核结果。米易县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仁和区强县工程试点正式启动,东区强县工程试点完成申报,6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培育企业年度考核和复核;四川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攀枝花分站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优秀分站,全年开设8个班,新注册培训2500人次;修订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突出专利质量提升导向作用,有力支持了企业技术创新;全年我市实施专利转化项目384项,实现产值85.53亿元,利税7.64亿元。节约投资1.95亿元,创汇9500万美元。

    (六)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

       一是争取到上级政策支持,积极协调争取将“康复辅具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纳入2018年度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

      二是编制印发《攀枝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攀科知〔2018〕26 号),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环保科技创新。同时为支持“水土气三大战役”科技创新,立项23个,经费665万元,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生态环保专项1000万元。

    (七)科技精准扶贫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新争取省级科技精准扶贫项目2项,资金50万元;实施市级科技扶贫项目22项,专项经费295万元,其中新实施6项,滚动支持3项,资金85万元,建立科技扶贫基地12个,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6个。选派 70 名科技特派员开展产业扶贫专项行动,开展帮扶活动200余次,推广新技术20项,培训贫困农民2500人次以上,发放科技精准扶贫手册1万余册,帮助全市各贫困村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八)决策咨询委员智囊参谋作用较好发挥。

       召开主任会议1次,举办全市钒钛科技创新讲堂5次,组织专业小组活动10次,专题调研3次,重大项目咨询2次;开展重大咨询课题研究12个,组织专家撰写、编送《决策咨询建议》7期,《关于钒钛高新区渣场急需扩容的建议》、《尽快开展我市三线干部学院培训工作的建议》等建议得到分管市领导的重视并批复相关部门落实;根据市委安排,组织评选“我为攀枝花发展献一策”优秀稿件68篇。

   (九)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严格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实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聚焦制约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发展的7个重大问题,由领导班子分工牵头形成1个战略性的调研成果和7个重大问题调研报告。开展“利剑除弊.护航阳光花城”专项整治。配合纪检组完成1起群众信访问题的调查;组织开展扶贫领域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监督检查2次,有效推进项目实施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在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组织开展“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培训,有效推动干部队伍“两转一提”。 组织开展2009以来项目结题验收清理工作,清理科技计划项目1155项,预计年底前清理完成80%项目结题。“三抓工作”取得突出实效,向上争取科技项目50项,经费达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250.3%。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全社会R&D投入(R&D/GDP) 2014年为11.3116亿元(1.3%),2015为11.9745亿元(1.29%),到2016年11.0856亿元(1.09%),2017年13.1亿元(1.14%),全省2017年R&D/GDP已达1.72%,成都、绵阳、德阳均已超过2%。

     (二)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67家。仅攀枝花学院就有16个科研平台,整合为科创中心,实有人员不足10人,建设水平不高,创新产出成果水平有限。除攀钢等少数大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平台),也无条件建设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而以攀钢研究院为代表的已建立的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由于人才、设备、资金、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科技研发更多停留在满足所属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层面,缺乏对行业性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有力支持。发明专利创造等对攀钢集团、攀枝花学院等依赖性强,面临负增长的严峻挑战;重点产业后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国家级钒钛科研平台的创建涉及经费、人才、政策机制方方面面,没有形成“大政策、大举措、大推动”的工作局面。

     (三)科技创新机制不活。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如攀枝花学院科研人员教学与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受工资总额等政策影响,攀钢研究院等企业科研人员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四)工作能力不足。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思维观念、能力与形势发展有差距,工作视野不宽、思维层次不高,缺乏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

      三、2019年工作安排

    (一)形势分析。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各项工作发展思路的根本要求,科技创新面临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还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层次不高、转型升级缓慢、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问题,新的形势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提出了紧迫的现实需求。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及“支持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等新定位新要求(即“3+2”的新定位新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定位新要求,科技创新工作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突破重点难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创新发展新高地,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攀枝花”发挥更大地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以及省委对攀西经济区和攀枝花提出的“3+2”新定位新要求,落实市委“一二三五”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引领,以“双创”和科技金融为抓手,统筹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两个重点,贯彻落实两个行动方案,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两个结合,夯实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两个支撑,探索建立科技项目诚信惩戒制度;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1.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攀枝花市基层党建基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干部队伍“两转一提”,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推进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2.强化工业强市科技支撑。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以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为重点,推进海洋用钛及钛合金系列产品等14个重大科技巩关项目取得新突破,持续做好第五批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导钒钛高新区制定“一区多园”建设方案并协助其实施,促进钒钛产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链进一步向后端拓展延伸。

       3.支撑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以“攀枝花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为抓手,以培育壮大“5+2”特色水果、早春蔬菜、畜牧水产、优质烤烟、林业生物以及特色花卉、优质桑蚕特色产业为重点,继续大力开展优良品种引选,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创建省级芒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进现代农业向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切实抓好科技扶贫巩固提升工作和科技助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群众脱贫工作。

       4.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好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积极对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业务,加强同成都地区合作。借鉴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经验。充分发挥攀枝花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力争2019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5.推进“一室两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以科研能力提升为重点,建强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推进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推进省级钒钛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国省级科研平台达到35个以上。督促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升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创新能力;力争芒果产业技术研究院、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6.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落实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年底前启动30个左右项目实施,2019年继续推进相关项目合作。加强攀枝花—凉山、楚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合作。指导我市部分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对接,力争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履行市政府同中科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对接,争取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实效。推动攀蓉合作具体化,加快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建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7.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落实好“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牵头实施钒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争引进钒钛科研和成果转化领域科研院所、人才或团队。落实优才计划,培育创新人才。

       8.着力打造2019“双创”升级版。出台“双创”新政,设立5000万元双创专项资金,大力孵化、培育、引导中小微企业发展,着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市区联动推进双创载体建设;发挥双创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创活动,激发各类主体双创热情,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9.力争科技金融取得新突破。出台科技与金融结合政策,引进基金公司,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