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对市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第86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创新体系与科技人才科 发布时间:2025-07-25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李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东区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第86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合力构建全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纳入年度全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任务督促推进。在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9个。服务领域涉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太阳能开发和农业种养殖技术服务等。已基本具备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开发、仪器设备共享、生产技术支持等开放服务的能力。
近年来,我市在财政困难的背景下,着力突出创新平台建设抓高端、促整合,力争打造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咨询、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支撑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一是抓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省市协同帮助推动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优化重组,指导帮助四川钒钛发展公司争创天府金江实验室,指导推动钢城集团建设攀枝花氢(能)技术创新中心等。二是谋划打造攀枝花“线上+线下”科创生态岛。采用“1+1+N”的模式,打造“1个线上云平台、1个线下核心区、N个线下服务体”的空间架构,形成“线上+线下”“云端+物理”“域内+域外”融合互动的创新空间,推动市内外创新资源集聚集成、自由流动和转化应用,构建“聚、服、展、孵”于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人才招引、成果对接、中试服务、科技金融、孵化育成等“一屏对接”“一键配置”“一站式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在攀落地转化。三是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建成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服务网络管理平台,发展成员单位6家,整合入网仪器374台套。将产品检验检测服务纳入市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2024年累计服务用户1333家次,提供检测服务95136批次;支持科研项目280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37项。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枝花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天府金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创生态岛建设,夯实我市科技创新基础;同时引入中关村科技服务平台“米格实验室”,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攀枝花仪器共享与成果转化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二、关于“支持在东区逐步实现‘中试产业化’”的建议
中试是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中试平台,对保障中试工作顺利开展、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科技局在推动中试产业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支持企业争创中试研发平台。目前依托攀钢公司已建成省级中试研发平台2个,中试服务辐射凉山、成都、绵阳等地,服务收入超亿元,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申报四川省中试公司平台项目;制定印发《攀枝花市中试研发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布局建设一批市级中试研发平台,目前正在组织我市首批中试研发平台的现场考察工作。二是推动建设一批重点产业中试平台项目。航空航天高强高韧钛合金板材、钒钛多源固废应用、森林防火多模态大模型与智能预警处置平台、天然气掺氢管道输送、百吨级多面体钛酸锶聚光催化制氢等重大中试平台产业化项目落地运行。高钛型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性氯化、钒铝合金产业化、氧化钒清洁生产等一批中试攻关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强化中试研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中试平台实施中试项目、开展对外中试服务,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攀枝花市科技事业的发展!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3日
(联系人:张颖,联系电话:333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