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互动交流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热点问答
科研诚信
科研失信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28 来源:办公室

  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研究成果,买卖实验研究数据,伪造、篡改实验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等;

  (三)买卖、代写、代投论文或项目申报验收材料等,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请托、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财政科研项目(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等;

  (五)以弄虚作假方式获得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或伪造、篡改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文件等;

  (六)无实质学术贡献在研究成果、论文、奖励、专利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等违反论文、奖励、专利署名规范的行为;

  (七)重复发表,引用与论文内容无关的文献,要求作者非必要地引用特定文献等违反学术出版规范的行为;

  (八)违反财政科研项目(基金)管理规定且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

  (九)利用咨询、评价专家等身份或职务便利,在科研活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十)在监督检查、评估评价等工作中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

  (十一)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上诉条款所称抄袭剽窃、伪造、篡改、重复发表等行为按照学术出版规范及相关行业标准认定。

依据:四川省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试行)(川科政〔2023〕9号)